立法會事務
簡介
 
工作報告
 
議員議案
 
其他發言
 
質詢
 
財務委員會開支預算
 
文章
 
<< 返回目錄

就「落實啟德規劃,配合九龍東發展」議員議案提出修訂



  主席,在落實啟德規劃的時候,我們必須避免對周邊地區帶來負面影響,例如交通阻塞、租金上升等問題。我們也希望可以借助啟德提供的大量新土地,改善政府以往規劃上的問題,補充九龍東區以至其他區域的不足。黃國健議員和胡志偉議員均就啟德規劃中的公營醫療設施表達了一些意見,我也想借此機會乘“順風車”,就醫療和社會福利的公共設施提出一些補充建議。


  我首先談談醫療。目前,醫院管理局各個醫院聯網的資源分配十分不均勻,九龍東有14%人口,但這麼多年來也只是獲得10%的撥款。因此,九龍東這麼多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有過半數也是敬陪末席的。原因是甚麼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九龍東的硬件不足,所謂硬件就是指病床,九龍東每1000人口只有2.1張病床,與九龍中的6張病床,以及港島西的5張病床相比,連一半也不及。因此,我相當支持黃議員和胡議員提出的建議,就是興建全科醫院和擴建聯合醫院、聖母醫院,以紓緩九龍東的公營醫療壓力。


  但是,有些醫療問題,是不管公營醫院多麼厲害,無論如何也無法解決得到的。例如總難免會有病人要輪候服務,而且病人亦不能選擇服務提供者。所以,很多市民,特別是中產和一些已經購買保險的人士 ── 其實有很多在公屋居住的朋友也有購買保險 ── 均會選用私營醫療服務。事實上,香港對私營醫療服務的需求頗大,但病床同樣不足。現時香港公私營醫療合共有35000張病床,私院只佔其中12%,但私院上年提供的服務,以入院人次計算已超過20%。如果要安排例如患上cancer的病人到某些人流較多的私家醫院,如九龍城那兩間,也要等候整個星期。


  因此,我希望政府發展每一個新區域時,也要預留土地興建私家醫院,而且私家醫院的選址不應該過於偏離民居,因為私家醫院主要服務的始終是本地居民,而興建一間私家醫院只須大約1公頃的土地,在整個320公頃的啟德規劃中,只佔一個極小的比例。


  至於其他公用設施,除了住屋需求外,每一個社區也需要設有各項公用設施,例如學校、街市、圖書館、停車場,甚至公廁等,才能讓社區有健全的發展。主席,局長,我本來以為這些城市規劃元素是常識,但根據過去數年的議會經驗,我發現原來有些部門在規劃時並沒有周詳的準備,各自為政,結果在面對迫切需求時才臨急抱佛腳。


  例如政府於2010年表示會在全港興建24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支援18區的服務,但直至目前為止,還有超過七成 ── 是七成,不是7個 ── 中心未能覓得永久會址。位於九龍東的九龍城善導會服務人口37萬人,租用會址只有1800平方呎,及不上政府原先建議的5000平方呎的一半。政府建議5000平方呎,但該會只租用了1800平方呎;觀塘南的心理衞生會也是租用了不足2000平方呎的永久會址;將軍澳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則遭領匯因為認為會影響人流而拒絕租出場地。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找不到地方,原因是經常遭地區人士反對,如果政府可以在規劃階段時預留一些樓面面積 ── 例如在公屋預留數層 ── 便可以把地區阻力減至最低。


  此外,關於長者和傷殘人士的院舍方面,目前社會福利署大約有25000個長者資助宿位,但輪候人數卻有28000人,平均輪候時間是30個月。殘疾人士宿舍的情況同樣差,輪候人數有7000人,其中嚴重和中度弱智人士宿舍的輪候時間超過80個月。其實,局長可以考慮一下,除了“港人港地”之外,是否可以免發展商地價,要求對方預留部分樓面面積用作院舍設施?其實,在這些私樓內設有院舍設施有一個十分奇妙的效果,便是可以令私樓價格降低。


  面對這麼嚴重的不足,根據我的數字,未來5年,政府大約只能提供3100個安老宿位和2700個殘疾人士宿位,對於將來人口老化導致的需求增長,這二千、三千多個宿位連缺口也無法填補。因此,我希望政府可以在啟德規劃中為這些社會福利公共設施預留一些地方。


  啟德規劃書訂明有37.85公頃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除了要顧及地區之外,也須顧及全港的需要。有意見認為,啟德這些GIC用地應改撥作住宅用途,以提供更多的住宅單位,我並不認同這些看法。正如我剛才所說,社區規劃除了要照顧住屋需求外,也須提供其他公共設施,才能配合社會的發展,這些“見縫插針”的方法並不理想,政府必須通過全盤規劃,才可達致“起動九龍東”的目標。


  主席,我謹此陳辭。

<< 返回目錄